English

天文类科普书俏销市场

2000-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张振胜 我有话说

从“神州号”宇宙飞船到准备建立我国自己的太空站,国人感觉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离太空竟然那么近。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普通人到宇宙中就像从北京去一趟海南那样方便。但科学的发展也使人们感到另外一些虽然一直存在但却被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来自地球外的意外。科学家宣布发现迄今为止最危险的近地小行星,它在2071年的部分运行轨道与地球重合,两星相撞的几率为千分之一。

人类对地球及自身命运的关注,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天文热。伴随着这一股股的天文热,天文学科普类图书的销售也日渐升温。据了解,北京图书大厦今年天文科普类图书销售达6.233万码洋,比往年有较大提高。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渴望能超越地球的局限去探索宇宙,随着19世纪以来对地球表面探索范围的缩小,人们将目光又投向了茫茫宇宙,太空探索成为日益增长的有吸引力的主题,各出版社也纷纷出击。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丛书“太阳系的行星”,江苏科技出版社推出“阿西莫夫少年宇宙丛书”,海南出版社出版了《银河系》。另外在不少科普丛书中也有不少天文学类的内容:辽宁人民出版的“人与自然百科丛书”中的《人与太空》,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哲人石丛书”中的卡尔·萨根的《暗淡的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也是天文学科普作品中的精品。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说,我国的天文知识普及有着很好的传统,有一支比较活跃的队伍,天文类科普图书的出版也从未间断,呈上升趋势。为了适应各个读者层次的需求,不少出版社也引进了国外很多优秀科普名著,但从读者的需要看,国内的原创书更适合国情。

代表科普读物最高水平的剑桥科普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第二辑“剑桥文丛”。出版社的蒋卫国说,这套由名家写的科普读物写得深入浅出,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黑洞和宇宙》中把最新的黑洞理论叙述得相当简明,书中还附有大量卡通画。丛书中的《天外智慧》和《行星上的生命》都是回答地外生命的,反映了科学最前沿的成果,许多书已引起国内的关注,在科普类读者中很受欢迎。

天文类科普图书科文交融,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国内的科普作家正在探索一条科普创作的路子。卞毓麟的作品《梦天集》是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之一,包括“行星离我多远”、“大众天文”等,发掘了隐藏在高科技背后的人文精神,出版后很受欢迎,被认为是一本别开生面的书。

卞毓麟说,天文类科普图书的出版应该与科技发展同步,这方面有几家出版社做得不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人石丛书》影响很大;另外受读者欢迎的天文书也完全跟现代科学发展步调一致,比如《超越时空》、《大爆炸探秘》。除了专业的天文学科普作品之外,天文学家的传记也很受欢迎,如《推销银河系的人——博克传》,第一次印刷5000册很快销售一空,又再次重印。

地球上的我们是否就是宇宙中生命的惟一形式?或者生命遍布宇宙?宇宙中到底有些什么?想知道答案吗,买本天文类科普书看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